2019小行星撞擊地球 如何避免毀滅性災難

  小行星太陽系內除九大行星彗星外,繞太陽運行的小型天體,如果將來有一天撞擊地球,那麼將會帶來毀滅性災難,那麼我們應該如何避免災難發生呢?下面由星座知識為大家揭曉下2019小行星撞擊地球?如何避免毀滅性災難

  2019小行星撞擊地球
  今年7月25日,一顆直徑大約57-130米的小行星地球擦肩而過,它離地球最近的時候,不足1/5的地月距離。這顆小行星直到接近地球的前一天才被巴西的一個天文發現,而且人類目前還沒成熟技術手段可以改變它的軌跡。

  這顆被命名為「2019 ok」的小天體地球擦身而過,讓不少科學家捏了一把冷汗。實際上,地球年會遭遇200餘個這樣的小天體,「2019 ok」僅僅是其中相對較大的一顆

  目前,全球各地的科學家們正在努力避免「小行星地球」的災難在人們的有生之年成為現實。9月11日至13日,來自美國、歐洲等世界各地的小行星研究人員和宇宙飛船工程師將相聚羅,討論「小行星撞擊偏轉評估」項目的進展情況

  「用航天器撞擊的方法防禦小行星」的方式是否可行?
  「小行星撞擊偏轉評估」項目的主要思路是:利用一艘航天器撞擊位於地球火星之間的一個近地小行星系統「雙子星」當中較小的一顆,使其軌道發生偏轉;第二艘接著對撞擊位置進行調查,收集有關撞擊的數據。

  為此,美國宇航局將提供「雙小行星撞擊測試」航天器,這一航天器目前正在建設中,計劃在2021年夏天發射,隨後在2022年9月,以6.6公里/秒的速度與目標相撞。還有一顆由義大利製造的小型立方體衛星與「雙小行星撞擊測試」的航天器一同飛行,它的使命是記錄撞擊的瞬間

  此外,還有另一艘航天器由歐洲航天局提供,名為「赫拉」,計劃在2024年10月發射。它將收集必要的數據,將這個一次性的實驗轉化為適用於其他小行星小行星偏轉技術

  對於直徑小於100米的小天體,目前人類技術手段很難對它們提早進行精確的軌道預報。中國航天科工集團公司二院研究員楊宇光介紹說,如果這些小天體距離地球很近的時候才被發現,利用撞擊改變它的軌道是一種或許可行的技術手段

  專家指出,對於大量的小天體軌道預報是非常困難的,有可能發現時已經來不及,這時候對它進行撞擊不失為一種有效的、有可能能夠減少災害發生的一種方式,美國目前主要進行的就是這樣的一個嘗試。

  當然目前從人類的航天的工業水平來說,只能將百噸級的航天器發射入軌,實際對彗星或者是小行星進行撞擊的航天器,質量可能也不一定達到這樣的量級,因此這種方式如何進行、是否有效,確實需要通過實驗驗證來觀察它的效果,並且進行進一步的研究。

  如何避免「小行星地球」的毀滅性災難
 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,大約6500萬年前,一顆直徑大約10公里、相當於一座中等城市般大的巨石從天而降,以每秒20公里的速度一頭撞進大海,在全球范圍內引發了一系列可怕災難。這也是目前人類公認的,恐龍滅絕的最可能的原因

  「幾分鍾之內,小行星撞擊掀起一股熱輻射,讓數萬億噸岩石碎片沖向世界上各個地方。這個時候,地球開始震動。小行星猛烈撞擊地球,引發地震地震從撞擊點向各個方向擴散。」

  直徑十公里的小行星撞擊地球,足以造成全球范圍內的物種毀滅;而即便是像「2019 ok」這樣直徑幾十米的小天體,一旦撞擊地球,也足以造成毀滅一座城市的災難後果

  伴隨著人類天文研究的向前推進,對於「小行星地球災難的想像,不斷出現在科幻作品中。如何規避這樣的災難,也成為科學研究的一個熱門話題。楊宇光介紹說,要想改變小行星的既定軌道,首先需要精確的預測,其後才有可能通過復雜的技術手段進行軌道干預。

  專家指出,對於有可能威脅到地球的近地小天體以及彗星等的探測,目前尚屬非常有限。未來有一可能性,是發射大口徑的望遠鏡到太空中,從與地球不同的角度來去監視這些潛在的威脅,精確地確定它的軌道,之後發射航天器到它的表面,利用小推力長時間將它推離原來的軌道,避免撞擊地球

  還有一種可能,是利用核彈或者更大威力的炸彈,將它炸碎,或者發射撞擊器,利用高速碰撞時候的巨大動能來改變它的軌道,使它不再撞擊地球。這幾類途徑都有缺點和局限性,目前都在嘗試和研究中。

THE END